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公司/有限合夥事業申報未分配盈餘實質投資減除金額,不包含非屬資本支出項目

 為促進營利事業以盈餘進行實質投資,提升生產技術、產品或勞務品質,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依產業創新條例第23條之3規定,自辦理107年度未分配盈餘加徵5%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起,因經營本業或附屬業務所需,於當年度盈餘發生年度之次年起3年內,以該盈餘興建或購置供自行生產或營業用之建築物、軟硬體設備或技術達新臺幣(下同)100萬元,該投資金額得依所得稅法第66條之9規定,列為當年度未分配盈餘之減除項目。    依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實質投資適用未分配盈餘減除及申請退稅辦法第2條第1項第2款規定,購置供自行生產或營業用之軟硬體設備範圍,包含機械、設備、工具、儀器、車輛、船舶、飛機、運輸工具、資通訊軟硬體設備及其他供營運用有形資產,以及增添、檢修該等設備增加其價值或效能之資本支出。 依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實質投資適用未分配盈餘減除及申請退稅辦法第2條第2項規定興建或購置供自行生產或營業用之建築物、軟硬體設備或技術,不包含購買土地及非屬資本支出之器具與設備。若上述支出為修繕費或其他費用項下之零星雜項購置等非屬資本支出之性質,則該筆支出無法適用前開列為未分配盈餘減除項目之規定。 舉例說明,甲公司107年度未分配盈餘申報案,列報購置軟硬體設備實質投資支出3,000萬元為未分配盈餘減除項目,惟經該局查核部分項目帳列其他費用項下,金額合計為500萬元,因非屬增加其價值或效能之資本支出,從而國稅局核定調整減列500萬元及補徵稅額25萬元(500萬元×5%)。

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納稅人有違法行為溢繳營業稅時,因違反誠實信用原則不得申請退稅

納稅義務人倘有明知無交易事實而虛偽開立不實統一發票幫助他人逃漏稅之不法行為,事後主張因開立不實統一發票致有溢繳營業稅款情事,依稅捐稽徵法第28條規定申請退稅者,因屬權利濫用,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國稅局將否准退稅。 A君為甲公司負責人,於104年至107年間,明知甲公司並無銷貨事實,開立不實統一發票銷售額共7千餘萬元,交予乙公司等3家營業人,由各該營業人持之充當進項憑證向國稅局申報扣抵銷項稅額350萬餘元,案經有關機關移送地方檢察署偵辦中。甲公司於109年間向國稅局主張其與乙公司等營業人之交易,既經國稅局認定甲公司無銷貨之事實,並對乙公司等營業人補徵營業稅款或更正減少營業稅累積留抵稅額,則甲公司本不應該開立統一發票及負擔繳納營業稅款,國稅局原認定事實亦顯然有誤,致有適用法律錯誤情事,申請依稅捐稽徵法第28條規定,退還該期間溢繳之稅款。案經國稅局函復否准其申請,甲公司循序提起行政訴訟,終經最高行政法院判決駁回確定。 最高行政法院判決係以誠實信用原則實屬公私法共通之法理及一般之法律適用原則,依民法第180條第4款前段規定「因不法原因而為給付者」不得請求返還,其關於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之限制,於公法上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仍得類推適用。因此,納稅義務人依稅捐稽徵法第28條第1項或第2項規定申請退還溢繳稅款時,倘必須以自己之違法情事為請求返還之基礎,應類推適用民法第180條第4款規定,即不得請求返還。 本案件甲公司虛開統一發票幫助他人逃漏稅捐,破壞租稅稽徵公平與秩序,其係以自己不法行為為基礎,導致自行適用法令錯誤而繳納稅款,自應類推適用民法第180條第4款規定,不得請求返還稅款,裁定上訴駁回。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創業之納稅義務人請切勿忘記扣繳申報!

開一間擁有自己風格的小店,是時下許多年輕人的夢想,但是創業民眾在專心經營事業的同時往往會忽略在給付各類所 扣繳申報制度係國家為即時掌握課稅資料,達成稅務行政目的,責成扣繳義務人依所得稅法規定於給付各類所得時,負有扣繳稅款及依限據實開具扣繳憑單彙報稽徵機關之作為義務。若違反扣繳義務,依法將處以罰鍰,所以要小心。 扣取、繳納稅款及申報扣繳憑單三步驟舉例說明如下。甲君為早餐店之負責人,即所得稅法規定之扣繳義務人,108年度給付租金600,000元(50,000元×12個月)予房東乙君時,未依規定扣繳稅款及辦理扣繳申報,經國稅局於109年10月間查獲,雖查明乙君確已將該筆租賃所得併入其108年度綜合所得申報繳稅,得免再責令甲君補繳應扣未扣之稅款,但仍應依法處罰,乃依所得稅法第114條第1項規定,按應扣未扣稅款60,000元裁處0.2倍之罰鍰12,000元。甲君不服申請復查,主張因第1次創業,房東也是第1次出租,因不諳法令規定,且房東乙君已如實申報該筆租賃所得,並繳納個人綜合所得稅,請求免罰。惟甲君為該商號負責人,本應盡其注意能力,履行法定之作為義務,尚不得以房東已如實申報所得為由,卸免甲君之扣繳義務,復查決定予以駁回。 扣繳義務人,辦理所得扣繳時,切記扣繳填報,亦即除扣取稅款、向國庫繳納外,仍需依限於次年1月底前據實填報扣繳憑單〔111年1月31日適逢春節連續假期,110年度所得稅扣(免)繳憑單申報順延至111年2月7日〕,以免受罰。另若給付之所得人為非中華民國境內的營利事業或個人,扣繳義務人應於代扣稅款之日起10日內,將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並申報扣繳憑單。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機關團體因疫情影響致結餘款未能依原訂使用計畫執行時,應依法辦理變更使用計畫

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以下稱機關團體)用於與創設目的有關活動之支出占基金之每年孳息及其他各項收入(以下稱支出比率)未達60%且結餘款超過新臺幣(下同)50萬元,如已依「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免納所得稅適用標準」(以下稱免稅標準)第2條第1項第8款第2目規定就該結餘款編列用於次年度起算4年內之使用計畫,並報經主管機關查明同意,應依該計畫確實執行。    機關團體如以往年度已編列結餘款使用計畫供以後年度使用,近期因受疫情影響,致未能依原使用計畫之支出項目、金額或期間執行者,依免稅標準第2條第4項規定,應於原使用計畫屆滿之次日起算3個月內檢附變更後之使用計畫送主管機關查明同意,並依變更後使用計畫確實執行,始符合免稅標準之規定,惟應注意變更前、後之使用計畫所定期間合計仍以4年為限。 甲基金會107年度因支出比率未達60%且結餘款超過50萬元,原已就107年度結餘款編列用於108至110年度之使用計畫,並報經主管機關查明同意。嗣國內因受疫情影響無法舉辦活動,致該基金會未能依原使用計畫執行,則甲基金會最遲應於111年3月31日前向主管機關申請變更使用計畫,且變更後之使用計畫期間合計仍以4年為限,即變更後使用計畫最後使用年度為111年度。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納稅義務人分期繳納遺產稅應加計利息

遺產稅納稅義務人應於收到核定納稅通知書之日起2個月內,繳清應納稅款。惟如遺產稅應納稅額在30萬元以上,納稅義務人確有困難,不能一次繳納現金時,可在繳納期限內,向國稅局申請分18期以內繳納。 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30條規定,遺產稅應納稅額在30萬元以上,納稅義務人確有困難,不能一次繳納現金時,可以在繳納期限內向國稅局申請分18期以內繳納,每期間隔以不超過2個月為限;申請分期繳納者,須加計分期利息,每一期利息都是從原繳納期限屆滿之次日起算至繳納日止,依郵政儲金一年期定期儲金固定利率計算,利率有變動時,依變動後利率計算。 舉例說明,被繼承人甲君死亡後,僅遺留存款50萬元,其餘均為不動產,經核定遺產稅額為180萬元,繳納期限至110年6月10日,納稅義務人於110年6月1日主張遺產中現金不足以繳納遺產稅款,向該局申請分18期繳納。本案可分期繳納金額為180萬元,每期10萬元,並自繳納期限屆滿之次日(110年6月11日)起至繳納之日止,依郵政儲金一年期定期儲金固定利率(年利率0.78%),分別加計利息如下: 一、 第1期繳納期間為110年6月11日至110年8月10日,納稅義務人於110年8月6日至銀行繳納,銀行應加收110年6月11日至110年8月6日計51日之利息121元〔即本稅100,000元×57日÷365日×0.78%(利率未變動)〕。 二、 第2期繳納期間為110年8月11日至110年10月10日,納稅義務人於110年9月30日至銀行繳納,銀行應加收110年6月11日至110年9月30日計112日之利息239元〔即本稅100,000元×112日÷365日×0.78%(利率未變動)〕;其餘各期依此類推。 納稅義務人對核准分期繳納之任何一期應繳稅捐,未如期繳納者,國稅局將就未繳清之餘額稅款一次發單通知補繳,並依規定加計利息。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外國營利事業以簽訂服務合約之方式將國內關係企業盈餘移轉至國外,不得適用所得稅法第25條第1項規定計算所得額

所得稅法第25條第1項規定,總機構在中華民國境外之營利事業,在中華民國境內經營國際運輸、承包營建工程、提供技術服務或出租機器設備等業務,其成本費用分攤計算困難者,得向財政部申請核准,國際運輸業務按其在中華民國境內之營業收入之10﹪,其餘業務按其在中華民國境內之營業收入之15﹪為中華民國境內之營利事業所得額,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 近年來跨國交易日漸頻繁,外國營利事業申請適用所得稅法第25條第1項規定案件逐年增加,近期發現外國營利事業A公司與我國境內關係企業B公司簽訂諮詢服務協議,合約內容為提供會計系統及倉儲管理等作業之諮詢服務,雙方約定諮詢服務收入之計費方式,係以B公司該月總生產貨品淨銷售額的百分比收取報酬。經國稅局審核結果,A公司向B公司收取之服務收入,屬一般行政事務管理,非屬提供技術服務,且另涉有將國內關係企業之盈餘移轉至國外情形,從而不得適用所得稅法第25條第1項規定。 依「外國營利事業申請適用所得稅法第25條第1項規定計算所得額案件審查原則」第7點第4款第2目規定,其屬提供一般行政事務之管理服務,以簽訂服務合約之方式,將國內關係企業之盈餘移轉至國外,其相關之收入非屬技術服務報酬,不得適用所得稅法第25條第1項規定計算所得額。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

營利事業取得專門技術時,若未經專利權登記之不得適用分年攤銷

公司為吸引技術人才,再創事業高峰,技術入股已成為近年來公司激勵員工,吸納人才的熱門管道。不過,營利事業如因技術投資人以技術作價入股而取得未經專利權登記之專門技術,其成本於稅務申報不可分年攤折。 依所得稅法第60條規定,營業權、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及各種特許權等,均限以出價取得者為資產,其中專利權攤折額以取得後法定享有之年數為計算攤銷之標準,是營利事業取得未經專利權登記之專門技術,因無法定可享有之年數可供做估計攤銷的標準,不適用所得稅法第60條無形資產計提攤銷費用之規定。 舉例說明,轄內甲科技公司於108年初接受A君以其自有之專門技術作價抵充出資股款1,200萬元,甲公司將該專門技術認列為無形資產1,200萬元,並自108年起分10年攤折。甲公司辦理108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時,列報該專門技術之攤折費用120萬元,經國稅局查得該專門技術未取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核發之專利權證明文件,不符合所得稅法及相關法令有關無形資產攤折之規定,經國稅局剔除該攤銷費用後,並核定補稅24萬元。

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遺產稅申報時,配偶得主張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

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7條之1第1項規定,納稅義務人申報被繼承人遺產稅,其配偶如有依民法第1030條之1規定主張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者,得向國稅局申報自遺產總額中扣除。    納稅義務人申報扣除上述請求權價值時,應檢附註記被繼承人與配偶結婚日期之戶籍資料、配偶行使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計算表及配偶財產證明文件等資料。 經國稅局核准自遺產總額扣除之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金額,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7條之1第2項規定,納稅義務人應於國稅局核發遺產稅繳清證明書或免稅證明書之日起1年內給付該請求權金額之財產予被繼承人之配偶,未於上開期間內給付時,除有特殊原因,向國稅局申報並核准延期外,應追繳遺產稅,並按郵政儲金1年期定期儲金固定利率加計利息。

2021年10月14日 星期四

執行業務者申報其執行業務所得時,應按核實申報收入及所得

執行業務者於申報其執行業務所得時,應按實際收費金額,減除與執行業務相關必要成本費用後之餘額計算所得。    執行業務者未依法設帳記載並保存憑證,或未能提供證明所得額之帳簿文據者,國稅局得依財政部頒定執行業務收入標準核算其執行業務收入。惟執行業務者受託辦理案件之實際收費金額高於財政部頒定收入標準時,應按實際收費金額申報及計算所得。倘經國稅局查獲未據實申報而有短漏報執行業務所得情事者,除補徵綜合所得稅外,將依法裁處罰鍰。   國稅局最近查核某律師事務所申報107年執行業務所得時皆以財政部頒定執行業務收入標準列報收入,經該局查獲部分受託辦理案件實際收費與申報收入之差額高達2百餘萬元,遂依實際收費核定其收入,並補稅處罰。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扣繳義務人應按所得人之身份別,個別為其辦理扣繳

扣繳義務人於給付應辦扣繳之各類所得時,應依所得稅法第88條及各類所得扣繳率標準規定之扣繳率扣取稅款。 居住者與非居住者扣繳率並不相同,符合個人於一課稅年度內在台灣境內設有戶籍,且於一課稅年度內在台灣境內居住合計滿31天,或於一課稅年度內在台灣境內居住合計在1天以上未滿31天,其生活及經濟重心在中華民國境內;或符合在台灣境內無住所,而於一課稅年度內在台灣境內居留合計滿183天以上者為居住者。不屬於以上所稱的個人則為非居住者。 扣繳義務人須確認所得人為居住者或非居住者,並依據各類所得扣繳標準規定扣繳。 舉例說明,扣繳義務人給付居住者薪資可按照全月給付總額依薪資所得扣繳辦法的規定扣繳,或按照全月給付總額扣繳5%。給付非居住者薪資則按給付額扣取18%,但如全月薪資給付總額在行政院核定每月基本工資1.5倍以下者,按給付額扣取6%。

2021年10月9日 星期六

行政處分不因提起行政訴訟而停止執行

按訴願法第93條第1項及行政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規定,行政處分之執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原則上不因提起訴願或行政訴訟而停止。又例外停止行政處分之執行,應具備下列要件:1.行政處分之合法性顯有疑義者,或其執行將發生難以回復之損害,且有急迫情事;2.行政處分之停止執行不影響維護重大利益之必要性,為訴願法第93條第2項及行政訴訟法第116條第2項所明定。 基於維護行政效率之目的,行政處分對外生效後即產生執行力而得為執行,故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並不停止行政處分之執行,此為「不停止執行原則」。前揭「除法律另有規定」,係指其他法律有明文規定例外可停止執行之情形,如稅捐稽徵法第39條規定以提起行政救濟、提供擔保或繳納部分款項為停止執行之要件。 納稅義務人注意,按違反關稅法及海關緝私條例之處分,依關稅法第95條、海關緝私條例第50條及第51條規定,並無例外停止執行之規定,故行政處分不因納稅義務人提起行政救濟程序而停止執行。惟個案是否符合例外停止執行之情形,仍按具體事實認定。

2021年10月7日 星期四

營利事業若有預收款時,應於完成商品交付時轉列為營業收入

營利事業銷售商品預收貨款時,於預收貨款時依規定應開立統一發票並報繳營業稅,並帳列預收貨款,嗣交付貨品時,方得認列營業收入。故營利事業辦理所得稅結算申報時會產生申報營業收入與開立統一發票金額不一致情形,應於結算申報書內「營業收入調節說明欄」項下調整說明其差異原因。當商品交付交易完成,收入已實現,應將帳列預收款轉列為交易完成年度之營業收入。 國稅局於查核轄內甲公司108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案件時,發現該公司107年度營業收入調節說明欄填載「本期預收款」76萬餘元,且於107年度資產負債表帳列預收款76萬餘元,惟該筆金額在108年度營業收入調節說明欄中卻未填載於「上期結轉本期預收款」,亦未申報於108年度資產負債表中,經國稅局查得該筆預收款已於108年度完成貨品交付,卻未轉列108年度營業收入,致短漏報營業收入,除依法補徵所得稅外,並依所得稅法第110條規定處罰。

2021年10月5日 星期二

營業人因銷售行為收取賠償金或違約金應開立統一發票申報營業稅

營業人銷售貨物或勞務而收取賠償金或違約金,屬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下稱營業稅)課稅範圍,應依規定開立統一發票申報營業稅。 依營業稅法第1條及第16條規定,在中華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勞務及進口貨物,均應依規定課徵營業稅;營業人銷售貨物或勞務之銷售額,為營業人銷售貨物或勞務所收取之全部代價,包括營業人在貨物或勞務價額以外收取的一切費用。如買受人延遲支付貨款加收利息、承租人提前退租沒收押金、或其他因銷售貨物或勞務而收取違約金或賠償款等,均應開立統一發票申報營業稅 營業人因銷售貨物或勞務所收取違約金或賠償款,應開立統一發票;倘營業人因造成營運損失所收取違約金或賠償款,非銷售行為取得,非屬銷售額,免開立統一發票。 舉例說明,A公司承攬B公司基地台工程,因B公司另一承包商C公司承攬之工程延誤,致A公司延遲動工遭受損失,經三方協調,由C公司支付賠償款與A公司,A公司因承攬勞務獲致賠償應開立統一發票與C公司。反之,B公司因A公司延遲動工而遭受損失,B公司所收取賠償款,因非B公司銷售貨物或勞務的行為,非屬營業稅課稅範圍,則免開立統一發票。 並非所有營業人取自交易對象之賠償款或違約金等收入皆為營業稅課稅範圍,請營業人檢視所取得款項性質,因銷售或提供勞務行為取得者,係屬營業稅課稅範圍,如有漏未開立統一發票,在未經檢舉及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的調查人員進行調查前,自動補報及補繳所漏稅捐與應加計利息,得適用稅捐稽徵法第48條之1之規定。

銷售貨物或勞務與營業人時,應開立三聯式統一發票

營業人銷售貨物或勞務與營業人,依統一發票使用辦法規定,應開立載明買受人名稱及營利事業統一編號之三聯式統一發票。如誤開立未載明買受人營利事業統一編號之二聯式統一發票,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48條規定,應按統一發票所載銷售額,處1%罰鍰,其金額不得少於新臺幣1,500元,最高不得超過新臺幣15,000元。

遺產稅各項扣除額金額自2024年1月1日起調整

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2條之1規定,扣除額每遇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之指數累計上漲達10%以上時,自次年起按上漲程度調整之。 被繼承人為經常居住在中華民國境內之中華民國國民,其繼承事實發生日在2024年1月1日以後者,適用下列調整後遺產稅各項扣除額金額: 1.配偶扣除額:55...